辣椒红胶质色素处理工艺研究(二) 色素的红胶黏度及沉淀物最低
(2)萃取溶剂对处理效果的辣椒理工影响
由图2可知溶剂为丙酮时,色素的红胶黏度及沉淀物最低;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质色采用正已烷、素处乙酸乙酯及异丙醚作为萃取溶剂时,艺研静置分离过程中胶体和色素分离效果不好。辣椒理工故采用丙酮作为皂化过程中的红胶吸取溶剂。
(3)皂化温度对处理效果的质色影响
由图3可知当皂化温度低于600C时,随着温度的素处升高,色素的艺研黏度及沉淀物随之降低,表明适当的辣椒理工升高温度有利于皂化反应进行;当温度高于600C时,色素的红胶黏度及沉淀物随不变且色价得率下降,这是质色因为过高的皂化温度使辣椒红色素色价损失。因此,素处最佳皂化温度为600C。艺研
(4)皂化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由图4可知在20~60min内,随着时间的增加,色素的黏度及沉淀物随之降低;但当皂化时间大于60min时,色素的黏度及沉淀物不变且色价得率下降,这是因为长时间高温使辣椒红色素色价损失。因此,最佳皂化时间60min。
3、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
由表3可知,液碱用量、萃取溶剂、皂化温度及皂化时间各因素对辣椒红素品质影响的顺序依次是:皂化温度>液碱用量>皂化时间>萃取溶剂。根据正交试验结果,确定最优处理条件A2B2C3D2。
按照A2B2C3D2及5号条件重复3次平行试验,确定最佳方案。
由表4可知,A2B2C4D2试验条件得到色素黏度较5号试验条件低,但由于延长皂化时间使辣椒红色素色价损失导致其色价得率大大下降;且正常辣椒红色素黏度在200mPa.s左右,5号试验条件(185mPa.s)已达到品质要求。因此,选最佳方案为5号试验条件。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乙酸乙酯,丙酮,辣椒红
相关阅读
- 三大指数跌超1% 电力板块逆势大涨
- 发酵牦牛乳菌种筛选及加工工艺优化(二)
- 绿色植物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作用(一)
- 金针菇废菇柄发酵物对衰老模型小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三)
- 首批15地入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
- 肠源性激素的分泌及其糖尿病干预研究进展(二)
- 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分析(二)
- 茚虫威标准品:高效杀虫剂分析参考
- 铁路宁波站部分高铁,临时停运!
- 饶平乡香农业:为一颗好蛋,建一个农场
- 光动力学疗法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三)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用于食品检测的研究进展(三)
- 49家拟赴境外IPO企业已提交备案申请 目前监管层鼓励渠道畅通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锡阳极泥中铜的含量
- 以腌渍辣椒水作为发酵剂发酵干辣椒的微生物筛选(二)
- 发酵牦牛乳菌种筛选及加工工艺优化(一)
- 生育“小险种”守护女职工“稳稳的幸福”
- 江苏省检验检测服务重点产业链成果展示活动举办
- 甲硫醇合成工艺条件的优化
- “一养一种一转化”美丽乡村建设模式讨论(四)